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论坛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热闹的学术论坛背后

        作者:邢千里 2018-02-13 00:30:40 来源:美术报

        这些年陆续参加了不少学术论坛,眼看着国内举办的各种论坛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高大上,颇有些应接不暇。但是,一些会议通知上,赫然印着的“国际会议”、“高峰论坛”“世界某某研讨会”字样,出席及发言嘉宾名单中长长的重量级人物,真有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除了感到有些目炫和选择障碍之外,不由得让人感慨:中国的学术氛围这么繁荣了吗?

        少数这样的“高规格”的论坛,大体有几个特点:一是国际视野。在今天,举办一个论坛,要是不涉及点国际话题,没一些世界意识,似乎都不好通知嘉宾,昭告天下。即便是传统研究领域,也一定要涉及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或者与时髦概念结合一下。如果论坛中不出现几个金发碧眼,一口伦敦腔、巴黎范儿或者美式英语的外国专家,都不好意思跟领导伸手要经费;二是强调多元和跨界。不管是绘画、雕塑、摄影、历史还是文学,你要是不跨几个界,串几个学科,都没底气跟人聊学术。不请几个圈外(圈子本身就已经被刻意地模糊了)的专家,似乎就显得主办方心胸和视野很是局限。不管什么论坛,不扯上点人类学、社会学、田野调查、影像考古、融媒体等等这些时髦的词儿,好像自己都觉得太学究太古板;三是大腕云集,请来的多数是各领域叫得上名号的塔尖人物。因为是塔尖,所以都很受瞩目,容易引起明星效应,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论坛的人气担当和“票房保证”。当然了,因为塔尖人物毕竟是少数,论坛又多,难免僧多粥少,同时被几家论坛邀请,全国飞来飞去是常事,所以时间久了大家彼此之间也就变得十分熟稔……

        不难看出,这样的学术“赶场”其实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几分相像之处。正如中国每年成百上千个形形色色的艺术展,国内外艺术家、批评家、学者走马灯似的入场、寒暄、讲话、合影、离场,尘埃落定,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反思与进步?

        极少数的所谓学术论坛,透露出一种浓浓的浮躁与投机色彩。在大场面、大概念、大视野的背后,不免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走秀之嫌。对于一个重要命题或热点现象的学术研讨,显然不是少则一两天,多则五六天的论坛能够解决的,甚至达成某种共识都十分困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所以,前文所述的当下一些学术论坛的特点大概还可以从另外几个角度加以审视。一是国际视野。多数论坛的议题内涵和外延往往都很大,方便容纳所谓的国际视角与话题。与会的专家学者往往会在各自的领域发表观点,导致的问题是:这些观点之间的交集很少或者干脆没有真正的交集。况且大多数论坛对于会议主题并没有一个长期设计与跟踪,甚至连事前的研讨与沟通也没有,大都发一个会议通知或者征文通知了事,论坛内容的宽泛和空洞化往往很难避免。某些专家学者的发言或许当时颇有些启发性,但实际上过于独立,彼此之间并无法形成一个研究与思考的合力;二是强调多元与跨界。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下,多元与跨界确实很重要,在很多时候也很必要。但问题在于不能为了跨界而跨界,为了多元而多元。哪些跨界是合理的,哪些学科不适合纳入到会议主题的多元讨论之中,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学术精英都可以就同一个议题展开讨论。毕竟是术业有专攻而兼及其他;三是大腕云集。据我的观察,很多论坛上的大腕发表的观点有一些是炒自己的冷饭(虽然有历久弥新一说),并不是为论坛专门进行的研究和思考,而且在不同的学术论坛中说得几乎都一样,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真正的学术交锋较少,而且也缺乏必要的准备而往往陷入自说自话甚至互相攻击的局面;最后,也是众多论坛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有建设意义的长效机制。大都以最后的嘉宾合影为标志,发通稿,有的还会出版印刷一本精美的会议论文集,一场场耗资不菲、高朋满座的高端学术论坛就此落下帷幕。至于本次论坛解决了什么问题,指明了什么方向,下一步要做什么,如何推进,如何验证,如何评价,好像都与论坛无关了。

        (作者为青年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6(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69(mb)